现在的“共同的洞穴”,已经在挖掘、修葺等进一步的修复中形成了连续的观景步道、开放画廊、室内展览区、表演区、讨论区等系列化、延伸性的,又几乎是无数的、精彩纷呈的洞穴室内装修装饰,在“共同的洞穴”整个构筑物中,形成和体现的体形、建构,都是根据建筑功能需求、地理位置条件等相互作用而综合汇集。
这里需要明白的是,处于阿富汗巴米扬高地上,由大佛废墟等构成的“共同的洞穴”,实际上是和阿富汗过去普遍穴居,以及当地的地理、气候、光照等密切相关,由此也就构成了从空间序列上组成的充满连续和突变的综合体,也呈现出形态、尺度、明暗等台是各不相同的“洞穴”室内结构和装饰,这其中还有不少的“隧道”。
而这里的“隧道”,还像得到许可或有意而为之似的“融合”地出现,这就使看上去功能不同的各个空间串联成了整体性的连贯系统,所以在“共同的洞穴”体系中,从西南向东北,不同地点形成了不同剖面形态,由此又具有了不同的空间、光照、视野等,在这一系列的空间序列中,各个剖面的相互转接,有时平滑、有时突变,等等。
所以又像戏剧性地转合起承,使“共同的洞穴”充满了动态化、趣味性,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是当今专门进行了设计而形成、呈现、出现的“共同的洞穴”状态、气势等风貌,而且在设计之初,就特别重视阿富汗本土上穴居的特殊空间类型,然后再进行研究各种不同穴居类型的剖面条件,和所拥有的不同采光、交通、视野等,继而设计和呈现出来。